公司动态分类
杭wm365州市园林文物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1年工作计划

  完美体育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局认真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在浙江、杭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奋力展现新时代园林文物事业的“头雁”风采为目标,全力推进我市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园林绿化和文物事业等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成为全市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副厅级单位。

  1.规划引领进一步强化。落实市政府《钱塘江两岸园林绿化风貌建设导则》和《杭州市“迎亚运”园林绿化行动计划(2020-2022)》批复意见,继续推进“迎亚运”园林绿化行动建设计划;编制完成《杭州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1-2035)》《杭州市园林绿化事业“十四五”规划》初步成果,《杭州市林荫道系统专项规划》《杭州市第二植物园预可行性及选址研究》完成送审稿,《杭州市公园体系建设规划》《杭州市大型展会选址规划研究——大型园林园艺会展》报市政府审查。

  2.城市环境持续优化。围绕2020年全市“新增绿地700万平方米”目标要求,积极落实各区、县(市)、管委会扩绿任务,全年完成扩绿776.47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完成公园绿地460万平方米,新建成丰收湖公园、云栖公园、水美公园等4000平方米以上公园超48个。完成全市10处“美化家园”工程项目,完成中河上塘高架绿化挂箱改造提升工程,对萧山机场公路高架绿化美化提升工程提供技术指导,确保杭州“空中花廊”景观;紫薇控花综合技术取得巨大成效,并从长三角区域城市进一步推广至全国十多个省市,成为继高架月季之后又一张靓丽的金名片。开展“春节”环境小品、“五一”自然花境和“国庆”立体花坛创作竞赛评比活动,累计共推出近60件作品,助力营造节日气氛;全年共举办惠民花事花展活动35项,持续提高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wm365。组织、指导西湖区参加2020上海(国际)花展,参展作品“钱塘小院”荣获本次展览最高奖“铂金奖”中的“最佳展示奖”。

  3.长效管理全面落实。以“加强考核,强化监管”为抓手,组织召开2019年度杭州市“双最”系列考核总结暨2020年工作部署会,扎实开展2020年度“双最”系列考核工作;完成当年372块公园(景区)、道路、滨水绿地及高架绿化的“双最”检查评比。以服务保障重点工程为核心,着力推进“城市双修”,重点做好我市轨道交通、快速路网等重点项目复绿指导工作,全年共检查轨道交通绿化项目317个,发现绿化问题322个;落实对征而未用绿地的日常养护管理,确保绿地不失管、复绿景观有品质;加强对暂未开发土地临时覆绿专项检查wm365,重点打造康桥单元、余杭红联社区2处暂未开发土地临时覆绿示范点。以专项整治工作为基础,高效完成各类专项检查提升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启动、分阶段落实园林绿化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努力打造“无街不美景、无处不精细”的生态宜居城市。全市各级绿化管理部门共检查2.7万余块(条)绿地,检查发现问题9.4万余个;配合“百日攻坚”行动,即时上线“绿眼睛”护绿小程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绿化大检查、大排查工作。以摸清家底为己任,全方位、深层次部署开展行道树专项整治行动,共计排查行道树45.24万株,已基本完成整治任务。

  4.行政审批快捷高效。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61项园林绿化和文物保护审批事项均开通网上办和掌上办APP,100%实现最多跑一次,积极构建“亲清”营商环境。信用园林建设领跑全省,由我局申报的《创新政府绿化监管模式,构建杭州市园林绿化行业信用体系》项目入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领跑者改革培育项目。参与各类绿化设计方案审查和规划调整论证超百次,完成长睦单元G1-09、申花单元湖墅北路等85处绿化方案审批,办结行政审批件203件,参与各区共同踏勘现场355次。着力打造杭州“智慧园文”综合管理平台,将全生命周期理念应用于行业系统构架,开发建设内容涵盖包括数字驾驶舱在内的六大子系统,实现园林行业数字治理新模式,该项目成功入选住建部面向全国征集的信息化建设成果优秀案例。

  5.爱绿护绿氛围更加浓厚。参与组织“2020年省、市领导参加义务植树活动”wm365,省市主要领导出席“亚运林”植树活动;组织参加“浙江省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省市区联动示范林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国土绿化活动。继续推出“3·12”植树节认建认养活动,组织开展垂直绿化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联合都市快报、杭州综合频道、杭州交通91.8等栏目,开展“月季以花换花”“秋叶创意拼图大赛”“最美秋色叶道路评选”等爱绿护绿植绿活动。建立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养护巡查专班和护绿使者志愿服务队,招募人数超100人,累计出动巡查人员超3000人次。

  6.长三角一体化更加深入。组织召开长三角城市生态园林协作联席会议研讨会、长三角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学术研讨会、花境式花园营造方式与制作技术现场培训会,积极参与长三角公园城市发展主题论坛。赴常州等地开展月季新优品种应用情况调研并参加第十届中国月季展;赴上海、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考察学习绿化管理体制、绿地系统规划、绿道建设以及城市绿化综合管理等热点问题,促进长三角交流与发展。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园林绿化行业“智库”专家征集工作,做好园林专业人才整合与推荐组织;完成首批长三角区域园林绿化5项共享政策(规范性文件)和13项共享标准(地方标准)填报工作,推进长三角区域绿化信息共享。组织举办“西湖秋韵”——2020年长三角菊花精品展,首次邀请长三角三省一市10座城市参展,有力助推长三角地区园林绿化融合发展。

  1.文物和名城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完成39个日常保养维护备案、29个文保审批和18个历史建筑修缮审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被省住建厅评为优秀项目;杭州历保工作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编制完成《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文化遗产专项规划》《杭州文物博物馆事业“十四五”规划》《杭州市文物保护点用地保护规划》初稿,《杭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用地保护规划》由市政府正式批复实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杭州海塘和萧绍海塘(杭州段)保护利用规划》通过省文物局审查并上报市政府。开展《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立法修编。落实1800万专项资金用于77处乡土建筑保护,重点修缮20处。深刻吸取临安安全事故教训,狠抓文物安全工作,组织开展古村落、野外不可移动文物等专项检查,召开全市文物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组织消防安全演练,印发《杭州市文物和历史建筑安全工作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成484处文保单位和123处历史建筑内“智慧消防”系统安装,启动白蚁防治专项工作,切实提升文物建筑安全防范能力。完成第六批市保单位保护标志碑设置和主城区第七批28处历史建筑建档、挂牌工作。

  2.大遗址和考古工作成果丰硕。南宋临安城遗址等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德寿宫遗址公园暨南宋博物院(一期)工程设计方案经反复修改、完善、论证,获得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批复,完成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投标,并在年底前顺利开工建设。全年接收考古任务(含跨年项目)181个,涉及考古发掘16项,考古勘探165项;已完成考古发掘10项,面积9380平方米;完成考古勘探113项,勘探面积796万平方米;完成清理墓葬179座,出土器物标本(小件)2150余件,修复文物249件(组)。完成余杭考古工作站筹建。圣果寺遗址综合整治工程、良渚遗址公园现场陈列与展示二期项目、吴越国王陵遗址公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开展富阳新登古城墙、建德寿昌古城、天目窑遗址群等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梅城、严州古城和富阳新登城墙保护工作有序推进。

  3.博物馆工作推陈出新。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不停滞、展览不落幕、精彩不打折,累计推出“云游运河”等40余个“云展览”“云课堂”;联合华数传媒推出华数线上博物馆(杭州博物馆)云平台,正式开启“云上博物馆”模式。启动杭州博物院筹建工作,新成立杭州博物馆理事会;整合西博馆、南宋官窑、名人馆成立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建立文物数据库,全年完成1000件馆藏文物数字采集。工美馆“海市蜃楼——17至20世纪中国外销装饰艺术展”荣获第17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杭州博物馆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艺术的温度”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推介100个主题展。举办全市讲解员大赛,博物馆讲解员评比线多万。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被新核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市国家一级博物馆数量达到4家。

  4.文物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开展“让文物活起来”系列活动20余场,和杭州网合作推出线万人次。在良渚遗址公园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联合“学习强国直播”“杭州网”“今日头条”等近20家媒体、平台推出同步直播与报道,吸引157万人在线关注。开展第四届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周活动,推出“云游运河”“云享运河”系列活动。开展第四届杭州市“最美文物守望者”评比活动。征集全市文物建筑保护利用优秀案例79个,140多万人次线上参与,评选出优秀案例编印成《杭州文物建筑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即将付诸出版。“红色记忆”革命文物宣传系列活动荣获杭州市100个网络正能量精品,入围中央网信办“五个一百”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

  1.遗产保护监测与评估有序推进。有序开展世界遗产监测工作,编制2019年度运河、西湖、良渚三处遗产地监测报告,及时提交《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状况报告》。《江南运河杭州段(含浙东运河杭州萧山段)2019年度监测年度报告》,获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度优秀监测年度报告”。强化运河遗产日常监测,累计完成66张月报、66张双月报、8张年报的监测数据采集及大运河监测预警通用平台数据上报工作。拱宸桥周期性专项监测、拱宸桥三维数字化项目入选2020年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成果展优秀成果及特色案例。编制完成《2020年度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评估报告白皮书》初稿。实施《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影响评价实施办法》《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影响评价工作制度(试行)》,全年完成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选址论证等40个大运河涉建项目的遗产影响评价。

  2.遗产保护制度化建设不断夯实。编制出台市级标准《中国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规范》,积极开展《大运河(杭州段)外语导览标识系统译写规范》《中国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驳坎保护管理规范》编制工作;推进河长制提档升级,完善运河河长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水质监测通报督促作用,推进运河水质提升;2020年运河干流18个断面平均水质为Ⅲ类,100条支流平均水质为Ⅱ-Ⅴ类,其中Ⅴ类达标率为100%,较去年提升5个百分点,运河100条支流年度平均水质全部消除劣Ⅴ类。

  3.世界遗产“杭州联盟”效能初显。成立杭州世界遗产联盟,建立联盟例会工作机制,召开联盟首届工作年会,定期开展遗产保护工作交流和相关工作协调。启动《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杭州可申遗项目)》专题研究,形成初步成果。赴南京、上海调研,沟通长三角地区明清古城墙、海上丝绸之路、江南古村镇联合申遗工作。积极参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编制完成《杭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空间专题研究(送审稿)》。参与承办首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和市长论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经验共建共享开放交流平台。

  1.党建工作有创新。制定《2020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党建工作要点》,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度,持续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实施“党建双强双优”工程,推荐入选市直机关工委“最优排头兵”3名。扎实助推市委“战疫情、促发展”双线余名党员全部投入社区一线协助卡点工作。开展“助万企、帮万户”活动,累计走访重点企业209家、中小微企业网格化分片23处、科技园区6个、社区村26个,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00余个。开展结对帮扶,全局处级以上干部结对仓前、留下街道30户困难家庭。

  2.干部队伍建设有强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决策部署,通过整合工作职能、优化人员配置、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公益属性,顺利完成局属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按要求完成7家涉改单位人员转隶、机构编制规定印发、法人变更登记、内设机构名称和职责制定、岗位设置等相关工作。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全年共组织2次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选拔处级领导干部10人,向区(县)输送优秀年轻干部1名,通过转任引进优秀公务员1名;对文物考古等特殊人才,采用一人一策,多方挖掘引进,全年推出高层次人才引进4人,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优化。

  3.主题化对外宣教有特色。积极围绕创建文明机关,组织深入开展各项争创活动,营造健康向上、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学习强国供稿全年发布377余篇次,被省级平台抓取74次、全国平台抓取124次,居市直单位第三名。全网涉及全局的正面信息11498条,央媒信息42条。依托业务开展“年宵花养护宝典”“云赏春”“高架月季——最美回家路”“书香换花香”“小小候鸟”“小小运河守护者”“最美文物守望者”等活动,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过去的五年,“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更加靓丽。2017年获得首个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全市新增绿地面积25平方公里以上,建成白马湖公园、丰收湖公园、云栖公园等4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100余处。截止2020年底,预计杭州市区建成绿地率将达到37.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60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连续10年开展“美化家园工程”和高架绿化挂箱改造工程,美化提升绿地超400余处,杭城高架月季增加到103万株,成为城市靓丽的“空中花廊”。成功创建省级园林镇9个,省级优质综合公园46个、绿化美化示范路55条、园林式居住区(单位)36个。每年组织各属地绿化管理部门开展杜鹃花展、荷花展和菊花精品展等各类花事活动超30场。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国内重要花事花展活动,连续多年参加香港国际花卉展、中国杜鹃花展、全国荷花展、全国菊花展等,特别是参加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宁夏银川2017年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菊花国际竞赛,均获得大奖,充分展现美丽杭州的独特韵味。

  过去的五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绩更加显著,继西湖文化景观之后,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杭州成为国内和洛阳、阿坝、上饶并列的拥有三处世界遗产的城市。杭州在大运河沿线个遗产城市中第一个出台《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1处、文物保护点69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7处。抢救性保护1000余处乡土建筑,淳安县入选国家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率先在全国落实全市域5万平方米以上考古前置;共实施考古勘探396项,勘探面积2904万平方米;考古发掘83项,发掘面积5.606万平方米;发掘古墓葬1266座,出土器物(标本)14337件;10项考古入选“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新成立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和5个区县考古工作站,实现了全域全覆盖。全市四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富阳、临安、淳安、建德等博物馆先后建成开放,实现县县有博物馆。全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80余家,每年举办100余场临时展览,开展宣教活动200余次,接待游客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达到70余万人次。

  2021年是“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第一年,更是杭州持续推进“八八战略”具体实践、在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中发挥“头雁”作用、为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提供最鲜活实践明证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深入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继续锚定“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的工作要求,不断推动园林文物事业再上新的台阶。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站位,坚持规划科学引领。要进一步加强市域统筹,加快编制《杭州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1-2035)》《杭州市林荫道系统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会同市交投集团启动杭州市第二植物园(两山植物园)建设前期研究,推动植物园概念性规划,为“十四五”期间实质性启动项目建设奠定基础;会同市拥江办启动杭州园博园建设前期研究,推动园博园概念性规划,努力探索园博会展园与生态江堤相结合;统筹抓好钱塘江滨水景观带风貌塑造,开展杭州生态园林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2.补足短板,推进公园绿地建设。要加快落实《杭州市“迎亚运”园林绿化行动计划(2020-2022)》,2021年计划新增绿地1000万平方米,新建及提升改造街心花园(口袋公园)、区、市级公园50个,努力打造一批综合性公园。继续推进行道树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在亚运会召开之前全面完成因道路施工造成的缺株补种;进一步推广树穴扩容的成功经验,督促每个城区每年完成2条以上道路的树穴扩容或贯通改造工作,改善行道树的生长空间。在前期全面排查、实地核查、分类实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公园配套建筑工作,逐个落实整治责任主体,同步编制整治方案,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推进立体绿化,提高城市主要点线“绿视率”,落实“城市双修”,高标准恢复、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质。

  3.强化管理,精简审批精细管养。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质量,健全批后监管职责,创建良好营商环境。以“美丽杭州”创建暨“‘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长效管理工作为契机,做优做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促进城市美化彩化提升,不断提高专业化、精细化管养水平,确保城市园林整洁有序、美观宜人,加快建设“无街不美景、无处不精细”的生态宜居城市。

  4.以人为本,提高城市生活品质。要推动无物业老旧小区“美化家园”工程,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空间,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大力弘扬花文化,办好系列特色花事花展活动,持续打造杭州高架“空中花廊”;进一步完善园林绿化标准化、智慧化管理工作,推进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善城市绿地土壤结构与肥力,做好病虫害生物防治工作,努力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跃上新台阶。加大“爱绿护绿”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城市园林绿化的强大合力。

  1.强化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和规范引领。要加快推进《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修编工作,提升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水平。正式编制出台《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文化遗产专项规划》,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要求落入到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中。推动古海塘保护规划落地实施。有序做好各级文保单位、历史街区、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继续推进《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使名城保护工作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出台《杭州市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完成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风貌保护技术标准》制定工作,落实国家、省对于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工作要求。做好运河保护管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文物保护活化、考古、安全巡查等各项工作标准规范制定,总结杭州工作经验和做法,引领行业标准,树立全国标杆。

  2.强化数字赋能,守住文物安全底线。要吸取临安文物安全事故教训,正式启动杭州文物安全工作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着重开展民居类木构文物建筑专项整治,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全面摸底全市文物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基本情况,有序推进全市安防、消防、防雷等安全防护设施建设。研究出台文物安全督促监察机制,确保安全监管工作形成有效闭环。做好重点文物建筑内白蚁病害和防治工作,切实提升我市文物建筑白蚁治理水平。强化数字赋能文物,重点打造“文物安全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红、黄、绿”三级分色动态监管,推动文物安全监管由“传统式管控”向“精密性智控”转变,全面提升文物安全治理能力。推进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安全档案编制、文物安全“明白人”培养等工作,持续落实文物建筑“智慧消防”系统安装工作。

  3.强化大局意识,夯实保护事业基础。要强化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妥善处理好轨道交通轨道建设四期、之江路下穿、钱江新城二期、运河二通道等重大建设项目建设与保护的关系。推进富阳新登古城墙、建德寿昌古城、吴越衣锦城址、天目窑考古工作。做好和省级开发区平台沟通工作,顺利完成文物区域评估任务。实施求是书院、孔庙、严官巷等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成立杭州市博物馆协会,指导开展杭州博物院、京杭大运河博物院、钱塘江博物馆等重点博物馆筹建工作,打造“博物馆之城”。深化文保和历保工作的深度融合,按照住建部考核要求,有序推进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工作,并同步推进市级文保单位测绘工作。建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审核机制,逐年逐批次对记录档案进行审核,有序推进300余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的编制工作,完善文物建筑“身份信息”。实施大杭州考古战略,做强做大考古事业。

  4.强化文旅融合,打造特色品牌活力。要深度推进“杭州市文物激活推广工程”,促进文物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旅游体验深度融合,进一步理顺文博机制,加大文物资源配置力度,引进社会参与力量,探索市场化运作新思路。开展精品文化展览展示评选,讲解员大赛和素养提升,文物数字化工程,博物馆奇妙夜等项目活动,实现杭州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路径。通过数字化、国际化、年轻化的表达方式,体现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市魅力。结合2021年建党100周年,重点推出“红色印记”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公布一批革命旧址类文物保护点,保护利用一批革命文物,打造一批红色精品研学路线周年主题展览,组织一批博物馆赛事,开展一批红色宣讲活动,开发一批红色系列文创等“七个一批”系列活动,进一步挖掘我市革命文物资源价值和深厚内涵,讲好红色故事,促进文旅融合。

  1.着重打造世界遗产群落。要将世界遗产群落的打造作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要组成,深入挖掘杭州世界遗产蕴含的时代价值,大力推进新时期遗产文化建设,增强发挥提升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作用。最大化发挥杭州世界遗产联盟作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深化“杭州可申遗项目”课题成果,对杭州可申遗项目进行全面详细的价值、保存现状、申遗可行性的分析,启动古海塘价值评估和比较分析,为杭州打造世界遗产群落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2.着重推进遗址公园建设。要全力推进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暨南宋博物院(一期)建设,积极打造杭州首个规模性展示南宋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确保年底前完成土建部分建设,并同步推进遗址展陈、建筑复原和数字展示等展陈工作,力争亚运会建成开放,为杭州新增一处展示南宋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3.着重精细运河遗产保护。要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要求,配合市发改委编制完成《杭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完成《杭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空间专题研究》。积极参与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展陈大纲编制工作,打造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地标。推进大运河遗产驳坎保护、外语导览标识系统译写等标准建设,编制《2021年度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评估报告书》。开展大运河涉建项目遗产影响评价,加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景观风貌管控。

  1.提高政治站位,发挥组织优势。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度,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任务分解和督促落实,加强党内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促进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规范。继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助推市委“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主题党建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新力和凝聚力,提升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和干事劲头。全面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工作,高质量完成年度立法计划,严格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互联网+监管”工作,按时保质做好政务公开和“最多跑一次”工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高度重视平安创建工作,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保密、档案等各项工作。

  2.坚持特色引领,树立党建品牌。要进一步提升机关党建规范化、品牌化、科学化水平,持续推进市直机关党建“一单位一品牌”创建准备活动,做实做细各项创建举措,夯实党建品牌优势,扩大品牌影响力,将园林文物业务特色和党建品牌建设相结合,在全局范围内培育“党建品牌群”。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平台优势,建好党建文化墙,做好智慧党建系统,加强党建文化阵地建设。

  3.优化队伍建设,增强发展活力。要继续推行机关和直属单位扁平化管理实施机制,向内加强人力资源整合,向外做好借智借脑,探索发展园林文物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新举措,发挥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作用。完成事业单位中层竞聘和岗位设置工作,选拔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在全局上下营造“能上能下”“能者优先”的干事氛围。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做好人才引育工程,把引进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作为人才引进工作的重点。注重现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发挥好“151”“131”等领军人才的示范作用,重点开展文博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资格评审,不断壮大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依托市技师协会园林绿化分会,开展青工技能比武,选拔“岗位能手”,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Copyright © 2012-2018 完美体育(中国)wm365官方网站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30835号